乐都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 2024-02-13

  近年来,乐都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特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起的产业建链,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基本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改造升级“老字号”,重塑传统产业优势。积极开展铁合金行业“以大换小”产能置换试点工作,将小容量铁合金矿热炉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置换为节能化、大型化矿热炉。目前,我区福海碳化硅2×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余热发电项目已完成省工信厅备案和能评等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烟气排放浓度将低于10毫克/立方米,综合能耗下降约4700吨标准煤,达到节能降耗和超洁净排放水平;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设施改进,深入研发、改进九通集团9家分公司原烟气回收装置,烟气回收率达到98%以上,烟气加收效果非常明显。所有工业公司完成原料棚“三围一顶”建设,原辅材料按要求全部进棚入库,二次扬尘污染得到减少;积极在重点企业推广使用信息化、数字化系统,青海泰宁水泥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具备生产控制自动化、能源管理、在线监测管理、云管理、无人值守销售等多项智慧化职能,贯穿生产、行政及销售每个环节,实现了企业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九通集团各分公司采用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建立信息共享管理、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模块,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深度开发“原字号”,做优做强产业链。积极承接东南部沿海城市液晶显示设备等光电设备产业链转移,引进的11家光电企业已全部投入生产,2022年,泰讯公司完成进出口额412万美元,我区园区外贸出口初具雏形,被省商务厅评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并获得“青海省工业抓投资、稳增长和促转型方面真抓实干、成效突出、具有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地区”的荣誉称号。同时,以11家光电企业为抓手,配套上游基础材料及电子元器件,拓展延伸下游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完善产业链条,逐步构建完整的电子产业生态圈,积极打造具有西部地区引领性的电子产业园;盘活长达10年未启动生产的康泰公司680NM大压机机组项目,推进以锻铸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挤压出P91及钛材质大口径厚壁无缝管材,其中钛材质管材为目前世界挤压类钛管材第一大口径,填补了国际空白;我区重点企业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1年第一批青海省企业技术中心拟认定企业,标志着我区装配式房屋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迈上了新台阶。宝恒公司PC装配式房屋建筑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建成西北最大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填补了青海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空白。

  培育壮大“新字号”,激活发展新动能。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青海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科学技术创新型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经济,青海乐都恒源饲料有限公司和青海荣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得“青海省产业化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青海省科技型企业”称号;紧紧围绕建筑垃圾、工业尾矿、粉煤灰等固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全力发展尾矿及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循环经济,不仅仅可以消耗项目的建筑垃圾、工业尾矿、粉煤灰等固废,也保护了我区环境,更好实现产业链延伸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业园区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以打造“5+N”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为主线,积极打造青海首家光电产业基地、海东最大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建材生产加工基地和海东进出口外贸物流基地,依托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计划引进隆合盛(海东)电池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2GM)高镍三元动力锂电池生产线项目,将乐都工业园打造为海东市首家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出售的收益12亿元,解决本地劳动力约900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所有 2003-2017 江南官方体育网页版登录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11019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