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扬帆逐浪行

  摆脱传统资源依赖,变“资源红利”为创新驱动,让企业拥抱“数字化”,中卫市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抢抓新机,持续调整产业体系,夯实工业发展根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根本途径。近年来,中卫市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一批传统企业在动能转换中脱胎换骨,走上高水平发展的快车道。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9.4%。

  作为冶金制造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宁夏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经是一个濒临破产的老铁厂,经过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公司对全流程逐步实施“装备高效化、工艺现代化、产品精品化、流程集约化、资源循环化、绿色生态化”的系统升级改造,形成从“采、选、烧”到“铁、钢、材”完整配套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如今已成为年生产能力320万吨的大企业。

  在位于中宁县的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GW单晶硅棒生产项目加工车间,自动化机械就像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在生产、切割、运送单晶方棒。自动传送带、机械臂等先进设备的增加,真正的完成了高自动化、人员体力损耗少、产出高的目标。

  “我们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研发投入,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出售的收益的3%以上,截至目前累计研发经费支出达5.75亿元。” 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机加原料车间高级经理张健说。多年来,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单晶硅棒的研发和生产,申请专利88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54项。同时开展关键研发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建设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

  宁钢和宁夏隆基硅只是中卫市工业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技改创新是一个企业走向强大的立身之本,是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

  近年来,中卫市持续带领企业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推动老企业跟上步伐,焕发新生,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中卫实现提质增效的企业越来越多。

  “中卫不少传统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去年中卫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7家,绿色供应链1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瞿金鹏说,中卫还将继续推动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深入,基于自治区、中卫市数字化转型政策利好密集释放,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让数字化的经济为制造业提质增效,赋能工业公司转型升级。

  铁合金行业是中卫市重点产业板块,同时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粗放型行业,企业减员增效极为迫切。特别是,该类企业在矿热炉上料环节都会存在用工量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且出产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持。

  对此,中卫市工信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团队现场问诊把脉,与三元中泰、新华钢铁等企业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处理问题的办法,依次组织实施了自动化上料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改造成功后,上料环节用工由原来30人缩减到1人,生产实现了远程操控,提高了上料计量精度,大幅度降低了原料损耗率,企业减员增效效果明显。

  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快工业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中卫市全力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累计培育“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8个,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项目12个,工业网络站点平台7个,开发工业APP12个。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面达到44.6%,全市工业智能化综合评价水平位居全区五市第二。

  明者远见于未萌。中卫市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秉持生态环保理念,往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同时,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中卫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培育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增值。企业则把“生态园区、绿色工厂”建设作为目标,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先行市贡献力量,收获绿色“财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当时代的嘹亮笛声响彻2022年,中卫必将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好工业产业互动、耦合,延长、补强产业链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用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乘风破浪,时刻不忘出发的目的,开启中卫工业经济奋进的新征程。(记者 张泽华)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版权所有 2003-2017 江南官方体育网页版登录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11019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