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时没有数据

“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里的世赛选手

  奖牌背后是品牌。在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支听党指挥、忠诚担当的小分队,它有一个响亮名字,叫“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以下简称焊接工程队)。

  8年来,队员们出川入海,以实战磨砺工匠精神,用技能诠释“匠人本色”。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完成突击任务,打造精品工程;传承焊接技艺,培养焊接生力军;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公司竞争能力,为高技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力量。

  以增强技术技能本领为成立宗旨,以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为己任,这支队伍可谓是中国十九冶技能人才中的“王牌战队”,队员是由一批参加过世界技能大赛和世赛国家集训队集训的选手组成,四届世赛选手中除第45届冠军赵脯菠留在攀枝花技师学院为周树春老师当助手,培养年轻学员备战第46届世赛外,其他三届选手作为工程队骨干,先后参与了7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把他们高超的技能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作出了突出的业绩。

  他们参与建设的台塑河静钢铁兴业责任有限公司1号2号高炉工程、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工程、MSP公司印尼镍铁项目一期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参与建设的成都东二环、泸州空港路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其中,台塑河静钢铁兴业责任有限公司1号、2号高炉工程还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中国十九冶史上第一个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冶集团首个境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作为参与十年世赛工作的“老人”,我见证了 “中国焊工、焊接世界”这八个字从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第42届参赛选手王晨宇参加完世赛之后,被公司安排到广西防城港工作,踌躇满志的他第一次参与公司承建的台塑越南河静钢铁高炉工程钢结构焊接任务时,却因为产品不合格,被要求返工。

  这一经历,让王晨宇明白,实际工作与学习和比赛的区别所在。此后,他不断请教厂里的老师傅,边看边学,边看边做,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工程完工后,被誉为“21世纪世界最美高炉”,受到业主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7月5日,央视报道了王晨宇参加焊接的越南河静高炉项目建设投产情况,报道指出:高炉安装全部的焊缝100%射线探伤,品质标准世界一流。

  1号高炉建成后,高炉本体、设备及其附属短管首次检漏,两天时间25600条焊缝检测,结果仅6个漏点,几十年来的建设经验及冶金建设行业数据表明,这是个极具“震撼力”的结果,堪称世界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的丰碑!

  王晨宇虚心学习,加上世赛集训练就的过硬基本功,很快就成为中国十九冶防城港钢结构厂的骨干,他带领的突击队,总是在最棘手的项目时冲锋陷阵。

  2016年,韩国有一个钢构项目,业主提出焊接水平要用全世界最严格的欧洲标准,而且要求的工期很短。在工厂左右为难之时,王晨宇带领突击队增援,日夜赶工,在规定时间拿出了令业主交口称绝的产品。

  2017年10月,为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学习更多施工现场经验,王晨宇主动请缨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马来西亚,在施工一线锻炼提升自己。

  相对于车间的焊接,工地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都是在车间没有遇到的问题,他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现场技术员请教、向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焊工师傅请教,很快就克服了各种难题,也学到新的本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马来西亚项目上,王晨宇对当地员工开展了焊接培训。

  当业主老板得知王晨宇在第42世赛上获得过优异的成绩时,激动地对中国十九冶时任董事长田野说:“你们把世界级的员工都派到项目上来,不但工程干得好,还为我们培训焊工,这样的企业,我们完全信得过,今后有项目就交给你们干了。”

  经过多个项目的锻炼,王晨宇的焊接技术逐步的提升,经验也慢慢变得丰富。2020年4月,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河北津西高炉项目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津西钢铁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是一个产能置换项目,是将原有的两座480立方米小高炉置换成两座2000立方米的大高炉。

  由于圆形高炉空间存在限制,但用于施工作业的4台横、立焊机器人体积较大,操作环境又要求尽量宽敞、平稳,且多数情况下需要吊车吊到空中进行作业,让“机器人”力不从心。炉壳的焊接量比较大,所以焊接起来比焊接钢结构累,炉壳对焊接要求也比较高,需要100%探伤。

  接到津西项目请求支援的任务后,王晨宇作为此次项目焊接突击队的负责人,带领同伴潜心钻研机器人,查看机器人焊接操作及维护手册、调整摆速、电弧电压等参数……

  尽力做到和机器人“和谐共处”,通过调整恰到好处的参数焊接出完美的焊缝。针对机器人干错的或是干不了的工作,他更是挺身而出,自己动手焊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焊接任务。

  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的曾正超,现在是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的一名焊工。他在赛场上的焊接作品,曾被外国专家称为艺术品。

  身为焊接工程队一员的曾正超,在赛后以谦虚低调却又当仁不让的姿态,投入到一次又一次急难险重的焊接工作任务中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焊接精品工程。

  2016年,他多次随同焊接工程队支援急难险重的工程建设,以精湛的技艺和过硬的作风,圆满完成每次增援任务。

  2016年8月至9月,曾正超参加了韩国浦项旋风除尘器工程建设项目焊接突击任务。每天早上7点刚过,他就已经在如同蒸笼一般的车间内挥汗如雨。经过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项目组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整个焊接工程的最难部分,检验合格率达100%。

  同年10月,曾正超又作为焊接工程队的一员,转战中国妥乐东盟十国产能峰会会议中心场馆建设的焊接项目。14天内,他与焊接工程队全体人员每天24小时待岗,昼夜不停作业,在15至20米之间的高空,完成了总重1800吨钢结构件的焊接安装工作,圆满完成兄弟单位请求支援的焊接任务,保证了场馆建设的工期进度。

  曾正超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施工,依据公司安排,他于2017年7月前往印度尼西亚,以项目工程部副部长身份主持OBI岛镍铁项目4号矿热炉生产线钢结构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向“万岛之国”展示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

  他主要负责焊接质量的监管工作,其间,他每天泡在施工工地10余个小时,手把手教导工人焊接技术,关键部位则自己上阵焊接,高标准完成了每一道焊接工序,同时,还研究形成了《大直径筒体高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018年1月27日,印尼OBI岛镍铁项目4号矿热炉生产线顺利实现烘炉,业主赞誉该项目实现了“现场、进度双丰收”。

  2018年10月,曾正超又奔赴越南,加入了台塑河静钢铁200t/h干熄焦发电项目安装工程的战斗当中,对不合格的焊口进行返修,对重要的管道进行焊接。由于施工现场空间狭窄,管与管之间只有少数的距离,造成打磨困难,返修难度极大。曾正超积极与技术人员沟通,调整了焊接操作手法,经过几次试验后,终于把问题解决了,返修合格率达到100%。、

  如同世赛赛场上被人称为艺术品的焊件,曾正超参与建设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焊接质量上也成为精品。艰辛的付出,总能得到应有的回报,2018年11月,曾正超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全国9名获得个人提名奖中最年轻的“工匠”。

  2020年是曾正超更加繁忙,也是更能发挥作用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能挡住他在工程项目施工一线月到了广西梧州鑫峰项目增援,3月、4月又回到三钢施工,6月则到了重庆攀华项目,7月再次回到福建三钢……

  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来回的奔波是不负韶华的坚持,更是“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

  第44届世赛选手宁显海也一直是工程队的骨干,早在参加第44届世赛前的2012年,他就作为工程队突击队员参加了成都市东二环路东段改造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制作。

  世赛夺金后,宁显海一方面作为世赛焊接项目中国专家组长刘景凤的助手,传授焊接技能,另一方面热情参加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中。

  自当选为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后,社会工作繁重,但他始终把基层作为自己成长的沃土。他认为,只有干出几个漂亮的焊接工程才能线月,宁显海到达印度尼西亚德信高炉项目所在的肯达里青山工业园区,发挥焊接技术专长,投入到焊接工程“急、难、险、重”的施工中。到达第二天,1号高炉2号热风炉第20、21、22带炉壳起吊安装,宁显海跟工友一起做探伤检查和其他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助力高炉顺利封顶就位……

  宁显海深入施工工地,与焊工师傅交流沟通,指导现场焊接,应业主要求为27名当地焊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养和训练。世界冠军现场传经送宝,引领同行唱响了“焊接质量重中重,不因焊接误工期”的焊接工程主旋律。

  2020年6月以来,宁显海在福建罗源项目负责大型H型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

  宁显海讲到:我们去的都是时间紧、任务重的增援项目。虽然很累很疲惫,但自己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所有的项目也都受到业主好评,也是值得的。

  焊接工程队王晨宇、曾正超和宁显海等成员的事迹只是焊接工程队的缩影,这既是一只技艺精湛的队伍,也是一支政治品质过硬的队伍。现在,曾正超、宁显海已经是正式党员,赵脯菠、王晨宇等一批青年队员,已经被企业党组织列为党员发展对象,或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的行动必将影响和带动企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慢慢地加强,从而使党的组织基础更加牢固。

  看到这些传承工匠精神的好苗茁壮成长,期待参加过世赛集训及参赛的技能选手在10到15年后能够成长为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骨干人才。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都有世赛选手的身影;凡是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的发展,都有世赛选手的业绩;凡是国家重点战略的实施,都有世赛选手的贡献。在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和中国教育等领域都能成为中坚力量。

  作者:黄长路(现任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冶金科工建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


版权所有 2003-2017 江南官方体育网页版登录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11019094号